因为设计,所以出色
简单来讲,就是单一的程序员思维只能满足马斯洛需求阶梯中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当人类有了更高的追求,比如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软件所能带给用户的情绪,也就是使用心理就需要得到莫大的关注。
举例来讲,微软曾在2005年作过一次尝试,他们为世界上受欢迎的操作系统windows XP做了更新,这就是windows Vista。Vista刚问世赢得了极大的关注,它的界面比XP精致了不止一点半点,新增的丰富小插件让微软的这一系统质感十足。但是,vista在短期的叫好声后,由于其系统过于臃肿、占用资源多、运行不够流畅,迎来的是长达三四年的批评与质疑。
2007年1月9日,在Macworld大会上,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宣布推出iPhone,由此改变了世界。"用户体验"和"以人为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情感化设计
在Don Norman的《情感化设计》一书,作者一直在试图向我们透漏一个潮流:情感化、艺术化、美观化,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娱乐休闲产品,而是应该在更广泛的商务领域得到重视。
近几年我国在物质方面发展十分快,各种产品、无论家居还是商务,都要求时尚、新颖和奢华,但是在奢华的表面下,往往忽略了其实用性,忽视其能不能长期于用户建立长久的感情纽带,也就是在行为水平和反思水平做的还不到位。诺曼的书带给了中国设计师很多思考和想法,这将会有力的改善我们的设计思维。
书中*基础也是*重要的概念,是把设计和设计目标简明的划分为三个层面: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
本能水平的设计只注重外形,行为水平的设计注重的是操作,反思水平的注重形象和印象。
简单来说,本能水平就像是预先在我们身体设置好了,你的反应和举动几乎是自动的,不需要时间和思考的;行为水平支配日常行为中的脑部活动,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反思水平则经过缜密思考的结果,含有很多情感因素。从上至下是知觉驱动,而从下至上是思维驱动。
就好像一个人坐过山车时,自身会对害怕引起本能感觉,但是过后又会因为是一种冒险刺激行为而感觉良好,还可以作为吹嘘的资本,所以坐过山车的行为是本能水平的焦虑与反思水平的快乐pk的结果。
做被用户"喜欢"的产品
日本做过一项调查,设计者做了两个功能差别不大的自动提款机,对其中一台的操作界面和外观做了一些变动,放在市场上运行,经跟踪调查显示,人们对于在界面和外观做过优化的自动提款机的喜爱程度远远超过另一款没有变动的,一个小小的变动却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体贴的设计足以影响用户对产品的正面情感!
有时单纯运用良好的产品或许并不能得到用户的喜欢。因为人们对待事物,除了理性分析之外,还有感性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时候,感性认识比理性分析对人们的影响更大,比如大多数女性基本无法阻挡漂亮衣服的诱惑,即使钱包空空衣橱满满,也挡不住那种"喜欢"的念头。
一个成功的设计者,在重视产品的实用性和易用性的同时,也要强调产品对用户产生的情感影响。
为了自我满足而购买苹果产品
苹果的本能水平APP设计已经无可挑剔,由于其良好的*形象,苹果已经某种程度上成为特立独行和简约时尚的代名词,由此在反思水平设计上也赢得了用户,至于行为水平上的设计,用得顺手的人当然赞不绝口,用得不顺手的人也因为另外两种层次需求的满足暂且忍耐,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购买苹果的产品,不止是为了功能和设计,也是为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表达自己"想成为那类人"的心愿。从这个角度讲,更炫更酷的视觉设计,不止是为了本能水平的设计,还是为了带来更年轻更时尚的感觉;更多更强的功能,也不仅是行为水平的设计,也是给人以更*更良好的感觉;这些设计,虽然说某种程度上牺牲了成本、易用性等等,但都给用户带来了情感上的满足,也是有其存在的意义的。
真正的挑战
或许产品设计的真正挑战是:"去理解终端用户未得到满足的和未表达出的真正需求"。 用户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产品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怎样的功能可以为用户提供更方便的服务,这些是不能通过询问、主题小组、问卷等得到的。因为多数行为是潜意识的,人们真正做的与他们认为自己做的可能差异很大。大多数人总以为能够清晰的把握自己的行为理由,但事实相反,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真的了解自己的行为动机,无论你为自己的行为加上多少解释。本能反应和行为反应都是潜意识的,我们很难把握自身对某项事物的真实反应和以为由此产生的行为动机。
这也就是说,对一个产品设计师来说,用户的需求是难以捉摸的,何况这些需求大部分是隐性的,用户不一定意识得到、不一定表达得出、不一定有动力去表达。所以,设计师应该首先是一名受过训练的良好观察者,他的设计从理解用户的需求开始,在产品被使用的任何地方进行观察和研究,通过在真实情景下观察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说出比用户本人更多的对产品的喜好和厌恶及其原因,发现许多用户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
写在*后
不要通过询问潜在用户意见来评估一项*,好的设计始终遵从一个有凝聚力的主题,具有明确的视觉和重点。通常这样的设计是由一个人的想象力所驱动的,如果想要一个成功的产品,就测试和修改它;如果想要一个伟大的产品,就让它由某人的一个明确观点驱动,就像乔布斯之于i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