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刊时的大公报一直是书册式,一个整版直排,分上下两栏,栏之间留一空白,每栏都加了边框,对折以后即可装订成册(右图所示)。
入民国之后,英敛之无心主持报馆局面。1916年9月,由原股东之一的王郅隆购买《大公报》。1916年10月,王郅隆全面接收《大公报》后,聘请有过办报经历的胡政之为主笔兼经理。二十八岁的胡政之在和英敛之“面洽以后,入馆任事”。胡上任后主持报馆改革。1916年11月10日起,胡政之入馆一个月后,《大公报》由书册式改成了通栏式,将垂直的两栏改成四栏,以后又经过几次改革,改成六栏、八栏。在字号方面也进行了调整,各种字号大小间隔、搭配,改变了原来比较单调的状况,使版面变得错落有致。新文化运动期间,胡政之在主政时掌管言论,在张勋复辟、五四运动等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大公报》发表过不少有分量的文章[1]。胡政之也在采访完巴黎和会后辞去经理职务。1923年9月王郅隆在日本关东大地震中丧生,安福系于次年垮台。难以为继的大公报于1925年11 月27日宣布停刊。
新记大公报
大公报*辉煌的时期是1926年至*年,即所谓“新记”大公报时期,“四不主义”(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出名。张季鸾、胡政之等良好报人让它成为当时中国新闻界的*。
1926年9月吴鼎昌、张季鸾、胡政之合组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
三人拟定五项原则:
资金由吴鼎昌一人筹措,不向任何方面募款。
三人专心办报,三年内不得担任任何有奉给的公职。
胡政之、张季鸾二人以劳力入股,每届年终,由报馆送于相当股额之股票。
吴鼎昌任社长,胡政之任经理兼副总编辑,张季鸾任总编辑兼副经理。
由三人共组社评委员会,研究时事,商榷意见,决定主张,轮流执笔。*后张季鸾负责修正,三人意见不同时,以多数决定,三人意见各不同时,以张季鸾为准。
在9月1日复刊号发表的《本社同人之旨趣》中,提出了*的四不社训:“不党、不私、不卖、不盲”。大公报续刊时发行量不足2000,到1927年5月涨至6000余,同期广告收入由每月200余元增至1000余,营业结算由每月亏损4000余转为收支平衡。5年后达到5万份,1936年突破10万份,成为全国*的新闻纸和舆论中心。
1928年东北易帜、1930年中原大战后期张学良通电全国拥蒋入关两大新闻,皆为《大公报》少见发布。
1935年12月,吴鼎昌出任南京政府实业部部长,辞去社长一职。鉴于京津局势紧张,《大公报》开始向南发展,1936年4月1日,《大公报》落户上海望平街,创办上海版。津沪版同时发行,《大公报》正式成为一张名副其实的全国大报。上海蒙山豫水广告有限公司
联系人:施砷砷
电话:021-61481323
扣扣: 1027018595
手机:13816846225
地址:上海市虹口区华昌路9号金象大厦2109室
上海媒体:
新民晚报 新闻晨报 解放日报 申江服务导报
*财经日报 上海证劵报 文汇报 上海青年报 东方早报 天天新报 新闻晚报
家庭教育时报 上海商报 时代报 上海日报 上海老年报
天津媒体:天津日报 今晚报 每日新报 城市快报
重庆媒体:重庆晨报 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商报
四川媒体:华西都市报 四川日报 成都晚报 成都商报
浙江媒体:
钱江晚报 都市快报 每日商报 温州都市报 温州晚报 温州商报 温州日报 浙江日报
宁波日报 宁波晚报 东南商报 台州商报 台州晚报 现代金报
安徽媒体:新安晚报 大江晚报 安徽日报 合肥晚报 江淮晨报 安徽商报
北京媒体:
参考消息 环球时报 中国证劵报 中国医药报 医药经济报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报
经济日报 经济观察报 * 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 北京商报 京华时报
河北媒体:燕赵都市报 燕赵晚报 河北日报
河南媒体:大河报 郑州晚报 河南日报
湖北媒体:楚天都市报 湖北日报 武汉晨报 武汉晚报 楚天金报
湖南媒体:三湘都市报 潇湘晨报 长沙晚报 湖南日报
山东媒体:齐鲁晚报 半岛都市报 青岛晚山东商济南时报 济南日报 大众日报
江苏媒体:
扬子晚报 金陵晚报 现代快报 南京晨报 南京日报 姑苏晚报 张家港日报 新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