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预应力的起步比西欧大约晚10年,但发展快,据1995年的不完全统计,采用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建造的城镇住宅和农村房屋超过30亿m2,建造的40m跨径内的铁路桥30000孔,新建的公路桥和城市桥梁20m跨径以上的占到85%以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强钢材生产好转,为发展*预应力混凝土,追赶国际水平创造了条件,近十几年以来,在应用*预应力混凝土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各种桥梁结构的形式,跨径和施工方法都有了很大进步,现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运用在桥梁,还普遍运用在工业民用建筑,主要是大跨度、高层次的建筑中,例如航站楼、剧场、大型的楼堂屋盖顶等等。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国主要推广的冷拉钢筋,冷拉钢丝及中强钢为预应力筋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为我国面广量大的土木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从那时以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材料工业的发展,强锚体系的改进、计算手段的进步,我国在杜拱辰等老一辈预应力*和一大批青年*学者开展将预应力由“拘件”发展到“体系”的探索,经过他们的努力,已顺利实现了预应力由“构件”到“体系”的跨越。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应用领域特点为:
大(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
高(高层、高耸的建筑)
重(重荷载结构)
特(特种结构及特殊应用)
长(超长不设缝工程)
等现代土木工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