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早在古代就已发现: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总是由西向东移动,而且随着时间的变化移动的角度是有规律的。人们根据这个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日晷
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晷面是圆形的,蓝田玉制的,有刻度,倾斜地固定在石柱上。晷针是铜制的,安在晷面中心,与晷面垂直。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上,并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移动而移动。人们根据晷针影子在晷面上所在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是 x 时 x 刻。
这种利用太阳光的投影来计时的方法是人类在天文计时领域的重大发明,这项发明被人类所用达几千年之久,然日晷有一个致命弱点是阴雨天和夜里是没法使用的,直至1270年在意大利和德国才出现早期的机械钟,而中国则在1601年明代万历皇帝才得到二架外国的自鸣钟,清代时虽有很多进口和自制的钟表,但都为王宫贵府所用,一般平民百姓还是看天晓时。所以*抛却日晷,看钟表知辰光还是近现代的事。